紀律檢查機關的一切工作,都是圍繞黨在一個時期的中心任務展開📝👨🏻🍳,必須從政治和全局上來把握。實踐“四種形態”,沐鸣的責任不是輕了🏊🏻、而是更重了🪖,執紀的力度不是小了👘、而是更大了,必須深化轉職能、轉方式、轉作風,提高思想政治水準和把握政策能力😫。
理念的轉變、認識的提高,是深化“三轉”的前提😧。實踐好“四種形態”,是為了全面從嚴治黨,永葆黨的先進性純潔性。各級沐鸣都要從實現黨的歷史使命這個根本目的出發,深刻領會從嚴治黨✋🏿、依規治黨的內涵,深化對黨章賦予沐鸣職責的認識。轉職能必須要有轉方式配合,否則職能就轉不到位,或者即使轉了也只是形式上的📧🖨。歷史上我們管黨治黨的方式也是多樣化的🐟,不是只有處分這一種🍒。監督執紀“四種形態”,經常性的提醒、約談乃至輕處分🧾,應該是沐鸣工作的重頭大頭,而立案查處只能是多種處置方式中的極極少數。誰都不是從一開始就墮入嚴重違紀違法深淵,黨組織聽到對幹部的問題反映不能諱莫如深,對苗頭性問題提提醒、敲打敲打,請他向組織作出說明👨👧👦🥷🏿,或者在民主生活會上進行批評和自我批評,都可以防止滑得更遠。對輕微違紀的同誌可以進行組織調整🕵🏽♀️,或給予輕處分,這種懲戒就是為了救人,對黨的事業和幹部本人損失也會小得多。要真正把紀律挺在前面,突出執紀特色,重點解決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方面的問題🦸🏻♀️🎶,讓黨員幹部心有敬畏🧑⚕️🛍️、行有所止🥃,讓有問題的幹部知錯就改🕶,沒有問題的受到教育和警示👩🏻🚒。長此以往,就能營造出從嚴治黨的良好氛圍,真正扭轉組織渙散、紀律松弛的局面🤾🏽♀️。
實踐好“四種形態”是一個很高的標準◀️,是對紀檢幹部政治水平💮🏣、思想水準、把握政策能力的考驗🫃🏽。要把思想觀念從“執法”轉向執紀🧑🏻🦽,把工作力量從抓“大要案”轉向日常監督執紀問責🐇,把工作方法從以“法”為標準轉向用黨章黨紀去約束黨員行為🥎,敢於和善於從一個個具體問題抓起,使黨員幹部敬畏紀律🤤、遵守紀律,自覺守住底線。運用“四種形態”🏔,必須站在政治的高度來看問題,對一個地方的政治生態作出判斷🏛,不能只盯住“樹木”不見“森林”,也不能讓情感影響理智,代替了黨的政策和策略。紀律審查的過程首先是思想改造的過程,要對黨的路線方針政策、黨規黨紀了然於胸,能夠深入淺出,曉之以理👨🦯、動之以情,體現政策的感召力和思想的感染力🦒,這樣才能把懲前毖後、治病救人的方針落實到實際行動上。無論是信訪受理🎦、線索處置、談話函詢🧟,還是執紀審查🫱🏼、審理報告🤹🏻♀️,都要體現出政治水平🚣🏼♀️、思想水平和政策水平🌚🎅🏼,我們的工作才能保質保量,沐鸣才能真正體現黨內執紀機關的職責定位🙋🏼♀️。
監督執紀“四種形態”對紀檢工作提出了新要求,紀檢幹部要把中央對形勢的判斷和任務要求牢記於心🤳🏼,轉變理念🚾、克服慣性、提高能力,真正把監督執紀問責的職責擔當起來🔨。